手製讖摩香 點燃尼眾教育的希望
時間:2020年1月4日-1月26日
地點:菩提迦耶 祈願會場辦公室
為了護持尼眾的僧伽教育,來自不同噶舉尼師院的17位尼眾,再次齊聚在祈願會場後方的辦公室內,接受製香培訓並展開讖摩香的製作。今年邁入第三年的讖摩香製作計劃,在法王噶瑪巴的指示下,由竹奔德千仁波切主持,達瓦醫生(Dr Dawa)擔任主要教師,台灣的專業製香師邱如悅協助,並由尼師蔣秋卓瑪(Jangchub Drolma)擔任藏中翻譯。培訓內容巨細靡遺,涵蓋製香的各個面向,尤其注重以天然原料、傳統製法和配方,重現藏香獨特的風華。
今年製作的香品有三款:
一、讖摩⼗三香:根據西藏第18世紀知名藏醫帝瑪格⻄丹增平措(Deumar Geshe Tenzin Phuntsok)所著之《索⽇巴札》(Sorig Patra)中的配方,由納吉、丁香、⼩荳蔻、克什米爾紅花、龍腦、安息香等⼗三種珍貴藥材和礦石製成,具有淨化空氣、預防疾病、安神靜氣、幫助睡眠等功效。
二、讖摩除障香:成分為柏樹和⾼⼭⼩杜鵑,具有淨化空氣、預防傳染病等功效。
三、讖摩薰香粉:以柏樹製成,具有淨化空氣、預防傳染病等功效。
所有原料都是採集自印度喜馬拉雅山區、尼泊爾、不丹、以及西藏地區的天然上品。此外,尼師也製作了以尼泊爾馬南辣椒(Manang)為原料的高級辣椒粉。
製香前,尼師們穿上工作服,戴上口罩和手套,首先進行原料的研磨。研磨方式依原料性質分三類: 礦石和質地較硬者,以研磨石在磨石板上研磨;草藥、樹葉、香料和辣椒,則放入電動研磨器內研磨;辣椒粉則更進一步以研缽和研杵搗成粉末。接著分別將磨好的原料倒進篩網過篩,然後按照配方的比例將它們混合,倒入天然黏著劑進行攪拌,最後用擠香器擠出長長的香線。大功告成後,將裁切成適當長度的香線,小心翼翼地置入木盤內,然後在祈願會場的屋頂晾曬。
1月8日,第22屆噶舉冬季辯經法會的主法上師——尊貴的堪千洛卓東由仁波切抵達製香地點巡視,並熱切地加入尼眾一起研磨原料。
香線曬乾後,裝入精緻的盒內,一如往年在噶舉大祈願法會現場供大眾請購。香品盈餘將作為噶舉尼眾的教育經費,特別是贊助尼眾每年一度的「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