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M-banner1.jpg
KM-banner10.jpg
KM-banner11.jpg
KM-banner12.jpg
KM-banner13.jpg
KM-banner14.jpg
KM-banner15.jpg
KM-banner16.jpg
KM-banner25.jpg
KM-banner24.jpg
KM-banner23.jpg
KM-banner22.jpg
KM-banner21.jpg
KM-banner20.jpg
KM-banner2.jpg
KM-banner19.jpg
KM-banner18.jpg
KM-banner17.jpg
KM-banner26.jpg
KM-banner27.jpg
KM-banner28.jpg
KM-banner29.jpg
KM-banner3.jpg
KM-banner30.jpg
KM-banner31.jpg
KM-banner4.jpg
KM-banner5.jpg
KM-banner6.jpg
KM-banner9.jpg
KM-banner8.jpg
KM-banner7.jpg
Shadow

第37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前行課程.「四念住禪修」第五堂課

 

觀受是苦,看著深層的不滿足

主講上師:明就仁波切

時間:2020年1月29日上午10:00-11:30

地點: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

中譯:堪布羅卓丹傑

 

 

有沒有什麼問題?禪修時有哪些經驗?有問題的可以舉手。

■ 當覺受紛紛生起…

學生一:以前學禪修時要求七支座法,眼睛要張開,往前看著鼻尖四指處,或者直視前方等等,現在修持時要閉著眼睛,是不是有特別用意?睜眼、閉眼禪修有什麼不同?

 

仁波切:一般來說禪修有止和觀,修止禪時先閉眼睛,心會比較容易放鬆,念和覺知也會比較清晰。當你修持經驗豐富時,覺受加深,尤其到大乘的觀時,也就是觀修無我時,最好要張開眼睛。主要也是看每位修行人各自的情況而定,有時睜眼好,有時閉眼好。睜眼有三種方式:

  1. 垂視:往下看,看到自己一點點鼻尖,但不是鬥雞眼;
  2. 平視;
  3. 稍微往上看。

 

以上三種都無需睜大眼睛,也不要瞇眼,自然放鬆就好。

學生二:有時禪修的時候,一開始很散亂,慢慢才會稍微靜下來,偶爾會沒有身體的感覺,這是為什麼?

仁波切:禪修時的覺受,一般可以分為高和低兩種覺受,在另一些禪修教本稱之為柔和和粗重的覺受:柔和的覺受是指樂、明、無念;粗重的覺受是指昏沈和掉舉。

 

(一) 柔和覺受

  1. 樂:樂的覺受是身體覺得放鬆,心情感到愉悅。
  2. 明:明的覺受是一種清明,猶如無雲的晴空。
  3. 無念:就像你提到的,有時是感覺不到身體,有時感覺不到呼吸,總之心中沒有什麼念頭。

 

(二) 粗重覺受

1. 掉舉

首先是「掉舉」的覺受,心中胡思亂想,妄念紛飛,似乎禪修變得更糟,一般來說,禪修時覺得自己的妄念、煩惱變多,好像禪修變糟了,其實,這是一個很好的徵兆。一般而言,覺受有三種:

1. 瀑布般的覺受:這階段的覺受是會想很多,覺得自己禪修變糟了。其實覺得妄念更多、煩惱更多,其實這是好的狀態,表示覺知變強了,覺察到心裡的妄念、煩惱。這是第一階段的覺受,就如同瀑布之水。

2. 河流般的覺受:第二階段的覺受,就如同瀑布的水流入平原變成一條河,從急湍開始變得平緩。

3. 大海般的覺受:第三階段是像河水流入大海,開闊而穩定。

妄念更多是不是不好?其實不會,就如同夏天下大雨時,水是渾濁的,什麼都看不到,到了冬天乾季來臨,會看到河裡有很多魚,雨季怎麼看不到?其實魚一直都在,只是因為水渾濁所以看不到。

當你修持四念住的力量變強時,以前我們丟失、錯亂在煩惱妄念中的情況,就開始得到改善,因為念和覺知的力量會比煩惱更強。此時,就像一個比喻說:「當你看得到河流時,已經不在河裡了」,就像你看到尼連禪河時,你是在河外面;也如同看電影時,你不會在電影裡;或像傳統說的,要看清山的全貌,要到對山去,在山中看不到山的全貌。當你看感受時,感受自然會出現,你不會掉進去,但感受會顯露出來。這是好的,不論何種覺受就讓它生起,然而不要執著任何覺受。

    2.昏沈:

接著是「昏沈」的覺受,一想到禪修就感覺疲倦,身體忍不住東倒西歪,甚至開始打瞌睡,也沒關係,就看著它。

本來修持就是會有起伏,這是正常的。就像西藏有句老話說:「要從康區走到衛藏,不管是上山,還是下山,只要繼續走,就能到衛藏。」只要不放棄、繼續修,從小資糧道開始,到中資糧道、大資糧道,過程中修持就是會起起伏伏,然後繼續修,進入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,最後終究會到達無學道,成就佛果。

學生三:有時感受會太多,而且發生得太快,無法專注,請問該怎麼辦?另外,不大胡思亂想的人和想法很多的人,哪一種人比較容易禪修?

仁波切:感受很多是很好的,感受本來就是無常的,剎那剎那在改變著,不要想抓住感受。事實上感受是抓不住的,就像是猴子抓地鼠一樣,抓到一個,另一隻來了,又想去抓另一隻,最後一隻都抓不住。

感受剎那在改變,你要做的就是保持正念、覺知,事實上,你的念和覺知就是剎那剎那隨著感受在覺知。例如,開始時覺知頭部的感受,接著膝蓋痛,就把覺知放在膝蓋的痛覺上,接著可能又轉到胸部。這裡的重點在於,心中哪一種感受最強烈,就專注於其上,你不可能全部都一次覺知,因為我們的心現在還不夠敏銳,所以只要哪樣讓你覺知最強烈,或者最容易察覺,就安住在其上就好。

心放在感受上,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,就是知道自己的感受,就是這樣。念住的意思就是這個,有什麼感覺生起,正念就知道那個感覺。

這裡有個重點要注意,有些人感受太強烈了,例如我童年有恐慌症,或有些人有重度憂鬱,或者極度焦慮和易怒,一出門就生氣,或嫉妒、貪心、我慢太強烈,這些煩惱過重,會造成感受也變得很強烈,這時候可能會無法專注。如果有這樣的情況,教典中提到,行者必須換一個所緣,例如改為專注在呼吸上,而暫時不要專注感受,等感受稍微減弱後,再回到感受上;如此若感受又增強了,就再換回專注呼吸。

學生四:修身念住,觀呼吸時,我的體驗是,好像自己的心是抽離地、從外面在看著自己呼吸的無常性。然而經典中談到「氣心無二」的修持,氣和心應該是沒有分別的,我的疑惑是,覺得有一個旁觀的心,在看著自己的身體、感受或呼吸,這樣心和氣息分離的狀態,是好還是不好?

仁波切:看著對境時,會有一種「自己不在境中」的抽離感,這樣的感覺是可以的,也很好。

就像之前提到的,當我們能夠觀看一條河流時,就代表自己是在河流外,而不是在河中。你不需阻斷河水的流動,就讓它自然的流動;然而,自己並不在河中,也不會被河水帶走。平常我們常常是掉到煩惱、感受或痛苦的水流中,頂多是知道自己在河中,但看不清楚水流的全貌,也無法自主,只能被水沖走。若能看清河水的全貌,就代表自己已經不在河水中了,但是水依然流動。

因此,「氣心無二」的意思是,心看著如同流水一般的妄念或感受,這就是氣心無二的意思。「氣」如同馬,「心」如同騎在馬上的騎師,氣和心不需要是同一個東西,而是類似「能依」和「所依」的關係,如果兩者能夠好好同時運行,這就是氣心無二。總之,覺得「外在有一個被觀看的對境」這種感覺,是自然會有的,沒有問題。

■ 短時間、多次數,禪修一定有進步

剛剛半個小時休息時,有觀察自己感受的請舉手;沒有觀看感受但有觀呼吸的請舉手。

修持分為座中與座間,座間的修持是指下座之後,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禪修,座間無法保持七支座法,也沒有辦法禁語,所以就是要在和別人交談、吃東西等等時候,都要記得修持,重點是短時間、多次數的練習,就是一兩秒、一兩秒地保持正念、覺知,然後多次數的練習。如同空的容器,一點一滴的滴水進去的話,慢慢的水也會滿的,因此短時間、多次數去修,禪修的覺受也會慢慢出現。短時間、多次數練習,是很重要的。

早上主要講到身念住,觀修身體的無常性,配合呼吸的觀察,也觀察心跳、血液流動,也觀察隨著呼吸,充滿全身的細胞,每個細胞都在改變,這就是身念住,這是聲聞緣覺的觀。

受念住禪修

1.「自」定義:感受本身

「受念住」就「個別」的定義來說,即是「感受本身」,觀修的重點在於念住、覺知感受本身,認識自己正在發生的感受是什麼。

 

2.「總」定義:感受的苦之本質

就「總」的定義來說,就是觀察感受的苦的本質。也可以觀察感受的無常性,但是感受更能夠幫助我們體認苦的本質。一般來說,透過身體,能夠幫助我們認識無常,因為身體剎那在變化,例如呼吸、心跳、血液的流動等等;而從感受上,較能夠認識何謂苦。

 

觀受是苦

那什麼叫做「從感受上,體認到苦的本質」呢?一般來說,感受有苦受、樂受和不苦不樂(中性)受:

1. 樂受(壞苦):比如上一堂課時,我說你們修得真好,你們心裡馬上生起的那種得意,或者想到熱騰騰的包子那種開心的感覺。

2. 苦受(苦苦):比方眼前美味的包子,竟然突然被一隻小狗咬走了,那種不舒服的感覺,就是苦受。

3. 不苦不樂受(行苦):這是苦受和樂受的基礎,很細微,它被稱為「行苦」,一般人感受不到,經典中說,只有像是聲聞、緣覺的聖者可以感受得到。對於凡夫來說,這種行苦像是放在手掌心上的細毛一樣,沒什麼感覺;但對於聖者來說,行苦像是在眼睛中的細毛,感受是很清晰強烈的。

這三種感受,都是帶有執著的。執著是指因為不明瞭對境的實相,因而執著事物是單一、獨立、恆常,並且執著是常、樂、我、淨,由於這樣的執著,所以不論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,本質都是苦——樂受是壞苦,苦受是苦苦,不苦不樂受是行苦。

例如樂受,也就是各種快樂、舒服的感受,都是會改變的,而且永遠不會滿足,就如同喝鹽水一般,越喝越渴越痛苦。隨著對於樂受的貪著愈來愈強,自心各種諸如慾望、害怕失去等等煩惱,也愈來愈強烈;苦受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。

■ 行苦:請注意「內心深處的欠缺感」

不苦不樂受,是一種從頭頂到腳底、遍及全身的細微感受,這種細微的不苦不樂的感受一直存在於全身。然而為什麼說它是苦呢?你們自問一個問題:你的內心深處會不會有一種「不夠,還要更多、更好」的不滿足感?有一種不安、想要尋求依靠?或者有時會有一種「只有我自己了」的孤獨感?

大家身心放輕鬆,閉起眼睛,請感受一下:

自己內心深處,是不是有很細微的一種不滿足感,

或者有一種疑問在心中: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

或者覺得空虛感,有一種微微的焦慮,

想要找什麼來依靠,有沒有這樣細微的感覺?

有這種感覺者請舉手。是會有的,這種細微感受是一切痛苦的基本,是一種不夠、不足的匱乏感,佛陀稱之為「堵卡」Dukha,也就是苦,所以苦本身的含義,就是不夠、不知足的心。當這種內心深處細微的苦,向外顯露的時候,就是嘴上會說出「我要吃包子」,手上開始滑手機,一個人獨處沒多久,立刻會感覺無聊,覺得要做些什麼。所以馬上拿起手機,但滑多了又會出生更多的痛苦,然後想要找人講講話,或去看電影、吃飯等等。

就像《入菩薩行論》說:「眾生欲除苦,奈何苦更增。愚人雖求樂,毀樂如滅仇。」雖然內心想要得到快樂,但因為都是你的無明在作祟,所以帶著不知足的心一直向外追尋,反而找不到任何快樂。快樂的因是善業,但你因為愚癡不知道這一點,結果為了追逐快樂反而不斷造作惡業,結果招致痛苦的結果。就好像拿棍子打了自己,還怪說:「誰打我?這棍子哪裡來的?」然後左顧右盼,突然又被打了,又抱怨「誰又打我?」其實都是自己的手,為什麼會這樣?這都是因為無明,因為無明,你不知道事物的實相,所以生起各種貪嗔、嫉妒等等煩惱,因此而造業而輪迴。

■ 以覺知之明,破除無明

消除輪迴的根本、也就是無明,方式是什麼呢?就是去觀看事物的實相,那麼煩惱自然就會消失。如何去看對境的實相呢?就是如實的去觀察身、受、心、法這每一個對境本來的狀態,讓你的念、覺知靠近於對境的實相和本質上,當你這樣去念住後,慢慢會越來越清晰、越明白,這時觀的智慧就會被你發現。

能夠明白這種帶有執著的感受的本質是苦,這種明白就是智慧。你不需要去改變苦,唯一要做的就是念住、覺知,這時候的念住就會逐漸幫助智慧生起,自然煩惱、痛苦就會消除。因此不需要阻斷,也不需要去成立,你只需要念住,觀察境的實相。逐漸觀察後,所有不符合對境實相的執念,自然就會清淨。就像是山林之火,能夠燒盡一切雜草;智慧之火,能夠燒掉、清淨一切不符萬法實相的執念。所有符合實相的,都會得到增長,顯明。

好,接著我們觀修受念住,觀察從頭到腳任何生起的感受——苦受、樂受或不苦不樂;同時觀察這所有的感受,都不離苦的本質。

首先身體坐直,身心放輕鬆。

從頭頂開始,慢慢感受全身,

感受一下,有什麼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等等,

這一切感受的基礎,就是行苦,也就是不苦不樂受。

這種感受很細微,找得到很好,沒有找到也沒關係。

或者就是念住在比較明顯的苦受、樂受上也可以,

剛剛已經帶過一遍,這裡就不重複了,請大家自己做受念住的觀修。

如果感覺無聊,就把心安住在無聊的感受上。

覺得疲倦,就把心安住在疲倦的感受上。

覺得想睡覺,就專注在想睡覺的感覺上。

好,慢慢張開眼睛,

放輕鬆,不用刻意專注於任何事,讓心保持在它本來的狀態就好。

感覺如何?這就是受念住。可以就總的定義,從感受上去觀修受的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性;也可以從感受個別的定義上,單純覺知感受本身,都可以。

心念住禪修

接下來談一下心念住,同樣有兩個次第,一個是從「個別定義」,第二個是從「總的定義」做觀察:

1.「自」定義:明而覺

「心」的個別定義就是「緣對境」「知道對境」、「明而覺」。你如果能夠「如實知道心本身」,這就是「心念住」。

還記得念住的意思,就是把心安住在它本來的狀態。這也是和外道不同之處,就是「心本來為何,就安住於上,不用刻意阻斷或得到什麼」,這時候念、覺知就會成為智慧,並帶來解脫。

2.「總」定義:心即是空

以上談到的,都是屬於聲聞的觀,不是大乘的觀,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基礎,也不可能了悟大乘的觀,就如同前行,如果沒有四共加行的基礎,這就是聲聞乘的修持,那麼正行就修不好,有一句話說「前行法比正行法還深奧」。因此四念住非常、非常重要,如果修得好,會實際在你的修持上起到作用。如果沒有前行的基礎,一開始就急躁的聽聞空性,將容易誤解空性,陷入空性的歧途,例如令空性淪為封印、將空性視為現象、令空性淪為對治等等。這是危險的。

因此我們先從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的角度,緣身、受、心、法做觀修,這樣的好處是非常多的。就如同《釋量論》所言:「我彼從緣生,是無我見依。」把自己的心專注在觀察自己有為法的本質、行苦、無常的本性,這就是大乘無我空性見的所依、基礎。

各位都看過許多經論,其中都會提到四念住,但若沒有實際去修,那就只是一句空話,如果沒有實際修持,無法消除內心的痛苦與煩惱,學習愈多只會讓你變得更為傲慢。

甚至慢慢地,你會覺得學習都沒用,因為自己沒用上,也會覺得佛法對其他人也大概起不了作用,甚至覺得別人也沒什麼修持而詆毀他人。就像俗話說:「佛法可以調伏大惡人,然卻無法調伏法油子」,最後變成一個冥頑不化、自我傲慢的法油子,內心充滿煩惱、痛苦,然而完全無法平息。所以想要降伏煩惱、痛苦,就是要從基礎開始,從小資糧道的四念住好好開始修持,內心才會真正得到平靜,開始得到解脫。

■ 一無散,二無整,三無修

四念住現在講到哪裡了呢?「心念住」,「心」是什麼?明而覺對吧?這就是心的定義,或另外一個定義是:覺知境、緣境、能知等等,這些都是心的定義。

修持心念住,首先要看妄念。你們有沒有妄念?此刻心中有東想西想的人,請舉手。舉手的人們,你們已經在修心念住了,因為你知道有念頭生起,就是這樣。

就像之前講到觀呼吸時,你不需要改變呼吸,只要觀察、安住於呼吸的本來狀態就好,呼吸就成為你不散亂的所緣,觀呼吸本身已經是智慧。同樣,你現在是觀念頭,無論生起好的妄念、不好的妄念,或者不好不壞的妄念,都不要做取捨,記得「念住」的重點就是自然。

〈金剛總持祈請文〉也說:「教云毋逸即是修正行,任顯妄念體性皆鮮明(隨顯即悟體性自如如),無整如是安住之行者(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),遠離有修之心祈加持(修行遠離妄心祈加持)。」

1. 不放逸:「不放逸」是禪修的正行。

2. 不修整:心中所有顯現的妄念,無論好的、壞的、中性的妄念,都是鮮明、清新的,也就是自然而不造作的意思,是指對於這些妄念不做任何取捨、修整。「如是安住」意思是就這樣自然、如是的安住在顯現的念頭之上,也就是知道、覺知念頭就好。

3. 無所修:最後一句說遠離「有修之心」,遠離任何刻意想要有所修持的心,意思是不需要有「我要修出樂、明、無念的覺受」,或者「我要捨棄、斷除惡念」的想法。

大手印教法提到三個「安住法」:不散、不修和不作。

1. 無散:首先「不散」,散亂就是一種渙散、恍神,前兩天舉例提到,就像有時我們看書的時候,有時看了好幾頁,才突然回過神來想到:「剛剛到底看了什麼呀?」這就是散亂,變得像是行屍走肉一樣。

2. 無修:就是不要做任何取捨,也不帶有期待和恐懼。

3. 無整:意思是本來是怎麼樣,就如是的安住,不做任何調整或改變。

觀察妄念

接著觀察妄念。知道什麼是妄念嗎?心中會有很多想法、胡思亂想的各種念頭,「我等下一下課馬上要去吃涼粉」、「我要喝可樂,吃包子,還有一種小小的、裡面放蔬菜的印度街頭小吃…」等等,或「我昨天怎樣,他昨天說了什麼,我明天要做什麼」等等,總之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任何念頭都可以,就像觀呼吸一樣,呼吸成為你不散亂的所依;現在看妄念時,妄念就成為你不散亂的所依,這就是禪定,念住在對境的實相上。

請大家身體坐直,就像教言所說:「四脈四肢鬆坦住」,

雙腳雙手、肩膀、身體各個部位都放輕鬆,就這樣坐直,

心就安住在它本來的狀態。

(安住五分鐘)

好,接著觀察你的妄念,無論你心中想到什麼,生起什麼念頭,

你只要知道就好,知道自己生起了念頭就好。

好,感覺如何?當要你看妄念時,會不會反而什麼妄念都沒有了?奇怪,平常妄念可多了,現在要去想,反而什麼都想不起來,有這種情況的請舉手。好像大部分人都是這樣!這不是很有趣的一個情況嗎?平常妄念可多了,不想去想也會有一大堆,今天需要妄念幫忙,卻一個也沒有,什麼都想不起來。觀修心念住就需要妄念,沒有妄念該怎麼呢?

好,沒關係,接下來的禪修練習,是要造作出一些妄念,這些妄念具備三個特點:很多、很清晰、很快速。無論什麼妄念都可以。但最重要是記得要去看妄念,不要造作妄念之後,反而跟隨妄念而跑,這樣也不行,因為你忘失了,就如同掉入水中被沖走一般,如果我們被世俗妄念牽著走,那就落入輪迴中了。掉入水中是比喻忘失,也就是忘記要看念頭,但如果記得看念頭,就沒有問題,就像是你看得到流水,水繼續流,水沒有因為你的觀看而停止流動,但同時,也代表你沒有掉入水中。

因此你需要去看你的妄念。流水無論再急、再多,就像瀑布一樣強烈,都可以的。有些人為了要看瀑布,花很多錢,還要請假才去得了,然後照個相就回來,其實,你可以不用花那麼多錢,只要看著內心當中,像是瀑布一樣又多又急的妄念就好,這樣不是很好嗎?而且免費。

接著不管造作出什麼妄念,記得要多、要快、要清晰。

請坐直。我數到三時,要生起一個很強烈的妄念。

1、2、3!

(觀察妄念)

 

好,張開眼睛,安住在心本來的狀態。

好,這次感覺如何?妄念變多還是變少了?還是覺得比之前更困難,什麼念頭都生不起來?有這種情況的請舉手;比剛剛較好一點的,請舉手。

這裡有一個秘密,要說或不說好呢?覺得要說的請舉手。關鍵重點就是:看妄念時,會有兩種經驗,講完了!懂嗎?

解釋一下這兩種經驗:

  1. 1.沒念頭,變成無所緣:

你一看妄念,妄念就消失了。各位大多數剛剛都有類似經驗:平常想很多,但當你一去看妄念時,就什麼都找不到,好像霧消散了一樣,這非常好,這時,你的心是安住於無念、無所緣上。

這時,對境的妄念止息,但時間很短暫,可能只是剎那、幾秒而已,但這時你沒有散亂,還是保有覺知,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心的對境——妄念,所以心就會稍微自然安住於無所緣中,這是很好的。

其實這時你不用造作出什麼妄念,那為什麼剛剛我要大家造作妄念?因為一般修行者都覺得妄念不好,一想到念頭,就覺得是問題、是敵人、是麻煩,禪修就是什麼都不能想、要沒有念頭等等。但禪修不是這樣。

剛剛有一位僧眾問到:「是傻傻的人比較容易禪修,或念頭多的人容易修?」其實沒有差別,重點在於覺知,也就是念住於你的身體、感受、心、法上,不需要做任何取捨、改變,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,念頭是多是少都沒有差別。

總之,當你看著妄念時,很自然的會安住於一種無所緣當中,時間很短暫。然而,若你覺得:「這樣不錯,以前我怎麼沒這樣用,現在這方法真好,我就要用力觀妄念。」當你一想要刻意做什麼的時候,就不是念住了,因為不自然了。所以當你沒有妄念,就安住於無妄念中。這樣也很好。

1. 有念頭,成為念頭禪修:

第二種經驗,就是念頭會生起,念頭生起的當下就覺知到念頭的生起,這時念頭會成為禪修的所依與助緣。就像是你看得到水,就代表你已經不在水裡;想要看得到對面的山,就必須從這邊的山去看,已經在山中,是看不到山的;你要看電影,若置身電影中是看不到的;要看手機,若人在手機裡也是看不到的。

同樣地,如果你看得到妄念,就會發覺它如同呼吸一樣,它會改變、變動,就是剎那、剎那在變化,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生起。如果能夠這樣帶著覺知,符合對境本來的情況,自然的去做觀察,這樣的覺知本身就是智慧。同時你因為沒有散亂,也就達成專一的禪定,如果你能夠在念頭上修成專一的禪定,你的禪修將會變得非常容易。

因此,看妄念有兩種覺受:第一種是沒有妄念,就安住於無念;第二種是妄念生起,就安住於妄念中。平常我們會作一個比喻,第一種狀況「沒妄念」,等念頭時什麼都沒來,就像在等公共汽車,等等等,什麼都沒來;突然公車來了,很高興,正想上車時,車子就走了,你就傻了,又沒了。

有時妄念也是如此,一看到馬上不見,這時又不知道該想什麼,就安住於「沒什麼念頭」上;又有念頭時,就看著。

第二種經驗「有妄念」時,就像是看流水,妄念會一個、兩個、三個不停生出來,你就像看著流水一般,妄念成為你的所依,一段時間後,不僅是妄念,你也可以如此看待煩惱。如此看著妄念,漸漸就不會再跟著妄念走,妄念就會慢慢止息。妄念很多都是自己的心所造作的。

如同之前所講的日、月、瓶子等,當你帶著單一、恆常、獨立的執著時,你就覺得它是真實存在的,是單一、獨立、恆常的存在著;但是經過觀察後,又會發現並沒有任何實體。這就是與二乘相符合的觀的修持,會有這樣經驗。

這就是心念住,可以透過心的定義,明而覺、知道等「自」的定義,去看妄念;或從「總」的定義,去看念頭的無常、空的本質。然而一般來說,心念住在總的定義上,主要是觀察「空」的本質,這部分下午再說。

■ 迴向有三種,你是哪一種?

今天講到這裡,將今天修持課程講授、修持的功德,迴向給一切如母眾生,都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。

迴向有三種:

1. 無所緣的、三輪體空的迴向:第一種是三輪體空的、具備空性理解的迴向,一切如夢如幻一般,帶著這樣的心來迴向。

2. 隨學迴向:現在我們還沒有證悟空性,所以三輪體空的迴向對我們很困難,因此我們現在要作的是隨學的迴向,跟隨諸佛菩薩作迴向:往昔諸佛菩薩如何發願,我們也如是發願。

我們迴向的對象是誰呢?是遍虛空一切如母眾生,迴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成就圓滿佛果,帶著這樣的心去迴向,這是很重要的。

尤其現在世間有許多病痛、戰爭、四大不調、火災等能消除,究竟希望所有一切如母眾生,最終都能成就圓滿佛果。

3. 世間迴向:第三種迴向是不好的迴向,是指你也沒有證悟空性,也沒有跟隨諸佛,而是帶著執著的迴向。不是沒有功德,但不夠好。

因此,希望大家跟隨諸佛菩薩去發願、迴向,最後也要思維:發願的內容及迴向對象,也都不真實存在,以此做迴向。

20200129AM_Teaching on Medit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