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M-banner1.jpg
KM-banner10.jpg
KM-banner11.jpg
KM-banner12.jpg
KM-banner13.jpg
KM-banner14.jpg
KM-banner15.jpg
KM-banner16.jpg
KM-banner25.jpg
KM-banner24.jpg
KM-banner23.jpg
KM-banner22.jpg
KM-banner21.jpg
KM-banner20.jpg
KM-banner2.jpg
KM-banner19.jpg
KM-banner18.jpg
KM-banner17.jpg
KM-banner26.jpg
KM-banner27.jpg
KM-banner28.jpg
KM-banner29.jpg
KM-banner3.jpg
KM-banner30.jpg
KM-banner31.jpg
KM-banner4.jpg
KM-banner5.jpg
KM-banner6.jpg
KM-banner9.jpg
KM-banner8.jpg
KM-banner7.jpg
Shadow

第六届噶舉大祈願法會動物義診開幕

地點:印度 菩提迦耶 祈願會場
時間:2019年1月27日

噶舉大祈願法會「慈悲行」的另一個展現,便是從2019年1月26日至2月4日為期10天的第六届動物義診。

義診期間,醫療團隊將在菩提迦耶地區執行下列計劃:

一、 為流浪狗進行生育控制手術,並且施打狂犬病疫苗;
二、 為學童提供跟動物有關的教育課程;
三、 為當地居民的牲口或寵物,在祈願會場提供動物門診服務;
四、 由獸醫及其助手組成的動物義診下鄉團,將前往迦耶偏遠的村落,為村民的牲口或寵物提供治療,並教導村民如何妥善照顧他們的牲口。

今年義診團的主要地點,設在祈願會場後方、新搭建的診療處,跟噶舉大祈願法會正行期間的藏醫義診為同一個地方:一棟建築物規劃為手術室,另一棟建築物規劃為恢復室。

國師嘉察仁波切於1月26日為義診營灑淨並開示:

本師釋迦牟尼佛慈悲一切眾生,平等無私。眾生有諸多的病苦,因此為眾生消除病苦,不僅是件善舉,同時也具有極大的功德。

噶舉祈願法會旨在減輕一切眾生的痛苦,而這也是法王噶瑪巴的心願。因此,透過這項義診,如果我們得以減輕貓狗牛羊等動物的痛苦,這不僅合乎法王噶瑪巴的心意,也合乎噶舉祈願法會總體的宗旨。

過去,在藏地也有為動物治病的人。如果動物需要動手術,他們也能夠提供這樣的服務,但他們的醫療設備和方法,跟西方相較之下,實在算不上什麼。

第15世法王噶瑪巴有三位主要弟子,其中一位是名為林千.桑波.袞千(Lingchen Sangpo Gomchen)的醫生,他就會為動物治病,例如犛牛的腿斷了,他可以把它接起來等等。但顯然的,西方的醫療技術比林千.桑波.袞千高出許多,而我們能夠將西方的醫療技術帶到印度,這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。

對於我們任何利益他人的善行,我們會說,這全是諸佛菩薩的願力和加持。同樣的,如果這個義診營能夠利益任何眾生的話,這也全是諸佛菩薩的願力和加持。因此,請各位以這樣的意樂來進行你們的工作,謝謝各位。

我祈願,這個義診營不斷茁壯,成果豐碩,為許多眾生帶來利益。

今年義診營一共有四位獸醫,以及八位獸醫助手,主力成員是來自「錫金政府的漁牧和獸醫服務部」(Sikkim 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)的團隊,他們自2014年的第一届動物義診起,便每年前來支援;一位獸醫來自「達蘭莎拉動物援救」(Dharamsala Animal Rescue),三位獸醫來自澳洲;一位獸醫助手來自在地的非政府組織「迦耶犬」(Dogs of Gaya)。

本屆義診營仍然由「噶舉人國際祈願法會信託」(the Kagyupa International Monlam Trust)和「碧姬.芭鐸基金會」(the Brigitte Bardot Foundation)聯合贊助。今年該基金會全球營運的負責人碧姬.歐洛伊( Brigitte Auloy),特地在義診營進行實地勘察。

此外,今年義診營還提供下列培訓:

一、 來自「西藏慈善組織」(Tibet Charity)達蘭莎拉分部的一位獸醫和一位獸醫助手,將接受動物生育控制,以及狂犬病疫苗施打的培訓;

二、 來自不丹「蔣薩動物救援信託」(Jangsa Animal Saving Trust)的四獸醫助手,將學習人性化的動物處理、捕捉流浪狗、小型動物的手術照料、犬舍管理,以及動物的庇護和照料。

三、 來自6所噶舉尼院的12位尼眾,她們將接受動物急救的訓練,例如狂犬病防治、皮膚傷口處理、注射藥劑、狗犬照料等。結業後,每位尼眾都會領到一個急救箱,裡面裝滿藥物、繃帶,以及急救所需的工具。這項集訓課程,尤其合乎法王噶瑪巴為尼眾提供跟僧眾同等學習機會的心意。

義診營開張第一天就成績亮眼:營地內完成了31隻狗的結紮手術,門診部醫治了由當地居民帶來求助的100隻動物,下鄉義診團醫治了270隻動物。

20190127 Animal Camp

尼眾進階醫護集訓,國師嘉察仁波切頒發結業證書

時間:2019年1月27日
地點:印度 菩提迦耶 祈願會場

噶舉尼眾的醫療保健訓練,從第二届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開始,今年已經邁入第四年了,而課程內容也從當年的初階班,晉升至最高的進階班。

今年的28位學員分別來自6所不同尼師院——印度的拉浪寺(Ralang)和帝洛普寺(Tilokpur),以及尼泊爾的列些林寺、創古度母寺、歐瑟噶瑪鐵秋林(Osel Karma Thekchöling)和桑登林(Samten Ling)。

這項培訓在法王噶瑪巴的指示下,由非政府組織「社團法人台灣健康服務社」承辦。該社的執行長陳志福醫師表示,秉持著為「為愛行動」(We do it for love)的宗旨,該社曾經與菩提迦耶的魯特學院(Root Institute),以及位於孟加拉的一所佛寺合作過,並且在尼泊爾、突厥斯坦和西非帶過計劃。

陳醫師回憶,當時他有意為偏遠的僧寺和尼寺提供醫療保健培訓,而法王噶瑪巴正在設法改善僧眾和尼眾的健康和醫療,兩人的想法一拍即合,「喜馬拉雅地區醫護士培訓計劃」(Himalayan Area Health Caretaker Training Programme)於焉誕生。對於僧眾的醫護士培訓,時間和地點另擇;對於尼眾的醫護士培訓,則在法王噶瑪巴的建議下,刻意安排在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的同一時間和地點,一來尼眾對這樣的環境感到熟悉和安心,二來也可避免額外的旅行。

今年的8天培訓由9位專業醫療人士帶領,有更多的進階內容,理論的探討也更多,然而核心仍然是以務實的「實際的操作」為主軸。尼眾學習人體解剖學、基本的急救技巧,在真實尺寸的模型上,練習心肺復甦術,學習如何停止或降低失血、使用夾板固定斷骨、使用繃帶包紮傷口,以及如何綁吊帶等等。在眾多主題中,對於婦科醫生所教導的女性醫學課,尼眾尤其感覺受用。

課程圓滿後,國師嘉察仁波切為尼眾舉行結業典禮,並親自為每位尼眾頒發結業證書。

  

health 1

第36屆祈願法會點燈祈願法會.法王特別開示

 

志求解脫、出離輪迴,才是真正出家戒

時間:2019年1月21日晚上7:30-8:00
地點: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
藏譯中:妙融法師

今天晚間印度時間7:30,目前在美國弘法的法王噶瑪巴,以錄影方式,對數千位僧眾暨來自各國的法友,作了一段半個多鐘頭的特別開示,其中特別談到清淨的戒律必須奠基於出離心,法王說:「我不斷努力,讓自心生起堅固的出離心,努力能有朝一日,盡量地生起出離心。當然要生起完美的出離心是很困難的,但是至少可以生起合乎標準的出離心。能夠如此的時候,就能領受完整的別解脫戒。最後,若能以這樣圓滿的出家戒的身份死去的話,我將感到很安心。我是這麼想。由於對自己有這樣一種比較嚴格的要求,所以至今還沒有受戒。」

以下是法王的錄影開示全文:

■感謝聖地涅香功德主團為法奉獻

第36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的主法上師國師嘉察仁波切,以及以怙主明就多傑仁波切為主的法會大眾們,諸位堪布和善知識們,來自不同噶舉寺院的僧尼大眾,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具信大眾們,首先我在這裡向大家問候,願各位吉祥如意。

尤其,今年祈願法會的主要功德主,是來自涅香地區的僧俗二眾。大家都知道涅香這個地方,在密勒日巴大師的時候,曾有一段關於獵人金剛護的故事,其中主人公就是來自涅香。

由此,涅香與噶舉傳承便衍生出一段特殊的因緣。

另外,我曾看過第六世夏瑪仁波切寫的尼泊爾遊記。其中他在路經涅香到尼泊爾的部分中,對涅香人很是讚美,說涅香人非常虔誠、善良、十分優秀等等。

就我個人來說,1999年,我從西藏出來的時候,途徑涅香。那時有一座山叫透讓拉,是一座很高很陡峭的山,感覺怎麼爬都爬不到山頂,當時感到非常辛苦。因此對於涅香,我有著不尋常的回憶和情感。

這次你們不只是做了財富物質上的供養,也身體力行的做出許多貢獻。比如倒茶、搬運佈置、清潔會場等等,所有大小事情都不辭勞苦,做了各種奉獻,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功德主,真的非常好。因此我想,這是我們其他各地喜馬拉雅民族都應該學習的。

比如錫金有「拉德密德」的佛教社群,將來若你們也能成為祈願法會的功德主,做出如此貢獻的話,那將會很好。

同樣不丹,還有尼泊爾的多波、努日、尊巴等地很多山區的民族,將來如果有能力,能夠做出同樣的付出的話,我覺得會很好。因為大家世世代代跟傳承有著特殊的因緣,所以在祈願法會的時候,你們如果能找出機會,承擔並做出貢獻的話,會具有歷史性的意義。

■第二次無法參與祈願法會,深感遺憾

這次法會,我是以我本人的名義致函邀請大司徒仁波切前來參加主持。但是最終仁波切未能成行。因此我便致函懇請國師嘉察仁波切如同去年一樣,再次前來主持法會。仁波切不僅回覆應允,而且親自前來不辭勞苦地給予大家,先是前行的五尊紅觀音灌頂,而後又是正行的「修心七要」甚深教導。所以我在此僅代表整個教派,尤其是與會大眾,對仁波切表達無盡的感謝。

尤其這次祈願法會比較殊勝的一點,是大成就者桑傑年巴的轉世仁波切,在法會的前行部分,給予「恆河大手印」的教導。仁波切如我所託,圓滿完成開示,在此我對仁波切表示由衷地感謝。

祈願法會是噶舉傳承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。至今我已經兩次無法參與,所以深感遺憾。在此,藉這個機會向大家表示非常的抱歉。

其實去年十一月底的時候,在印度達蘭沙拉原本有教派會議,藏人行政中央邀請各大教派教主務必出席,我也非常願意參加。並且在之前十月份的時候,也就是在預計的加拿大行程之前,本來就希望能很快地回去印度一趟。

一方面是因為很久沒見到如意寶尊者,想要見上一面。另外要見一些印度的政府官員,討論一些事情。所以想要很快地回去一趟。

■請求印度政府,在新護照上給予簽證

但是大家都知道,由於我辦了一個新國家的護照,那麼原來的印度旅行證IC自動失效。所以我必須要把原來的旅行證件盡快地上交給就近的印度行政部門。當時我在紐約,就跟印度領事館提出了,要上交印度旅行證件的申請,並請求在新的護照上給予簽證。但是得到印度領事館的回覆是:他們不能決定,需要上報德里,因此來回反覆的耽擱,十月份便沒能回到印度。

然後我原計畫去加拿大,但是因為身體問題未能成行。之後本想無論如何十一月底的教派會議都要參加,但是會議由於寧瑪派教主噶陀格澤法王圓寂而延期了。所以我覺得既然證件上的問題還沒有弄清楚,那就稍微緩一緩,慢慢做,加上身體狀況也不好,需要休息一下,就順便做一些閉關,加之回去印度辦簽證的事情不想太倉促,而要慎重地處理,以至於至今無法前來。

但是我們一直都在跟印度政府進行溝通,因此希望能盡快地回到印度,跟大家見面。

■生起出離心,才算真正領受出家戒

今天是祈願法會的最後一天,習慣上我們會做一段特別的開示,雖然今天沒什麼特別想說的,但是在這裡想要對大家做一個提醒:

從2004年起,我便開始主辦祈願法會,至今已經有十多年了。這些年中,很多方面都有了變化,我相信好的、正面的變化是很多的。其中最重要的是,由於希望能夠在僧尼的行為上有所改善,我們尤其在戒律的實踐以及法教的領會理解上,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。

為什麼要這麼做呢?大家都知道,在西藏、印度、尼泊爾、不丹等地,出家僧尼很多,但是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成為僧尼的含義是什麼。並且對於出家之後要守持什麼樣的戒律,懂的人很少。所以,想要名副其實的作一名出家人,首先需要了解出家的意義是什麼,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做出一些介紹,來教導大家。

對於律典中關於出家方面的戒律,很多人認為是許多一般人做的事情出家人都不能做,覺得是這個不能做,那個不能做,有各種不能做的束縛。但是真正的出家戒,不只是可不可做的一種約束和規範,最重要的是希求解脫、出離輪迴的心。

真正的出離心,指的是一顆無造作的出離心。不是刻意所為,而是發自內心,自然生起的,這樣才叫做無造作。

若心中生起無造作的出離心的話,那麼戒律則能成為解脫的戒,成為一種清淨的戒律;若沒有生起的話,就不能成為解脫戒,也不能成為清淨的戒律。

因此,所謂出家戒,不只是外在的表象,和身語的各種行為,而它的真正精髓是在於生起一種希求解脫和出離輪迴的心。好像噶當派善知識波多瓦大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。他說:「我以前在和尚和教授師跟前受取沙彌比丘戒之後,依止熱振一位老居士,真正的出家戒是在這位老人處得到了。」這位「熱振老居士」是誰呢?就是指仲敦巴大師,他是在一位在家居士座前得到了出家戒。

波多瓦大師所說的真正的出家戒,是從這位老居士處獲得的意思是什麼呢?由於仲敦巴大師的恩德,生起了出離心。所以清淨的戒是從仲敦巴那裡得到的。波多瓦大師說:過去所得到的,只是儀軌形式,並沒有得到內在的精神。

所以這點很重要,除了外在的表象之外,所謂的戒律,真正的精神意涵是什麼,是我們要去了解的。

■從尊者座前領受近事男戒

例如我自己來說,七歲起被認證為噶瑪巴。一開始在拉薩的大昭寺,由大司徒仁波切以及國師嘉察仁波切給予剃度,那算是一個皈依三寶的居士戒。那時年紀很小,只覺得頭昏腦漲,但什麼都不懂。

當時有很多人,就好奇地東張西望,不懂得仁波切們在做什麼。總之就是一個皈依戒。甚至連五戒都稱不上,只能說是皈依三寶的居士戒吧。

那時前世竹奔德千仁波切還在,他說:「你是噶瑪巴,是個特別人物,所以可以穿上僧服。」因此也穿上了僧服,不過那時還沒有得到任何出家戒。

之後到了印度,2002年的時候,怙主天噶仁波切跟我說,你至今沒有出家戒,應該要受戒。但是,受出家戒之前有一個叫作「近事男戒」。那是我是第一次聽到有「近事男戒」這個名詞。當時仁波切建議在觀音尊者跟前受近事男戒會很好。據說十六世法王是在十三世尊者跟前受此戒的。近事男戒在尊者前領受,那麼,沙彌比丘戒則在噶舉派自宗中領受,所以若能在大司徒仁波切、國師嘉察仁波切前領受會很好。

於是,我便請示兩位仁波切,兩位仁波切說這樣很好。於是那時便通過尊者辦公室祕書長洛桑金巴呈遞信函,請求尊者賜予近事男戒。至於沙彌比丘戒,因為要持守噶舉派自宗傳承,所以計劃在兩位仁波切處受戒。如是報告尊者之後,尊者也同意了。

所以2002年我十六歲時,在尊者座前領受了近事男戒。但那天尊者在傳授近事男戒時,同時傳授了沙彌戒。可能是尊者有特別的用意吧。當時本來自己以為除了近事男戒之外,沙彌比丘戒會之後在兩位仁波切前傳授。然而尊者傳授了兩個戒。

於是噶舉派教內中就有一些聲音傳出,覺得沙彌比丘戒應該在自己教派裡面領受,不應該在別處領受,種種不同的話就出來了。總之,說實在,當時我還沒有學習過律典。那麼這裏所提到的近事男戒並不是真正的出家戒,只是一個能穿上僧服,捨棄在家形象的半戒。我以為並非一個完全的戒法,之後我也疑惑是否需要再在噶舉傳承中受沙彌戒,還有比丘戒。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。

■「若能以圓滿的出家戒身份而死去,我將很心安……」

隨後在祈願法會工作時,我有機會學習到戒法,增進了對戒律的理解。才知道自己原來對所受的戒法的理解,並不是很究竟。過去以為戒律清淨,好像現在需要重新來過。因為真正的戒律清淨,若沒有堅固的出離心,想要持守穩固的戒律是很困難的。我們現在的出家,都是根據傳統習俗去出家。而經過認真深刻地思考,才發心出家的是很少的。

內部很多人說:「他為什麼不受比丘戒?」,有這樣的聲音。但是我認為,最主要的是出離心,沒有出離心,雖然持守戒律是有利益,但是無法成為解脫的戒律,以及真正清淨的戒律。

尤其現在與過去時代不同。現在已經不是過去祖師的時代,而是一個進步繁榮的時代,外在物質快速發展,導致散亂的外緣很多。

以我而言,不只在佛法上,在政治上和文化上,與其他各族群都有著各種接觸。在這樣一個充滿紛擾和散亂的環境當中,如果沒有穩固的出離心,如果沒有志求解脫的心,想要有清淨的戒律是很困難的。我是這樣認為。

所以我自己也在不斷努力,讓自心生起堅固的出離心,努力能有朝一日,盡量地生起出離心。當然要生起完美的出離心是很困難的,但是至少可以生起合乎標準的出離心。能夠如此的時候,就能領受完整的別解脫戒。最後,若能以這樣圓滿的出家戒的身份死去的話,我將感到很安心。我是這麼想。由於對自己有這樣一種比較嚴格的要求,所以至今還沒有受戒。

總之,我要說的重點是,三事儀軌(長淨、安居、解制)是很重要的,在戒律中有很多部分,其中三事是非常重要的。自己曾經在如何能夠圓滿三事的方面,做了很多研究。之後發現,現在的寺院中,要能有圓滿三事的條件是很困難的,除非是律學院,專門修持律學的寺院才能辦到。要圓滿清淨的三事儀軌,需要在時間等方面具備條件,並且有上百位下定決心的僧人才能做到。

因此現在的各寺院中,要能圓滿完成三事儀軌的,幾乎是沒有了。當我們真正回溯對比經典律典的時候,會發現都是不合規定的,幾乎沒有能符合規矩的。可以說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很大。理想上可以是各種各樣,但是現實上未必能符合理想。只能盡力而為,有時實現和理想相距甚遠的話,也會帶來很多困難。

總之,過去興辦律學院,是為了幫助未來的戒法律學能夠發展,以及為了讓三事儀軌能夠圓滿成辦,所以這樣的律學院必不可少。過去藏地有,現在的中國也有。

所以我想說,在戒律的行儀上,我們在祈願法會中花了不少心血。希望未來大家能繼續努力,不僅為了能夠更好的承辦祈願法會,重點還是為了僧伽們能夠在威儀律儀上不斷地有所進步。

■為法教、為眾生,我和泰耶多傑尊者見了面

第二點,去年比較特別的一件事情,是我和泰耶多傑尊者見面一事。當時我們做了一次聯合聲明,之後我自己也公開做過一次解釋。藉著今天這個機會,我想再次地說明:這樣的會面,純粹是為著教法與大眾而作出的努力。

人們會說,我是噶瑪巴、是佛、是菩薩。無論怎麼說,但是我認為,自己只是一介凡夫,是有煩惱、有過患的一個人,不像人們說的,功德圓滿過患盡除。

總之,無論如何,我對弘揚教法和利益眾生的心願和勇氣,是不會退失的。這樣的心願,不僅是此生此世,而是要生生世世不忘記。

雖然自己不敢有未來能往生淨土的把握,但是無論未來是獲得人天身,甚至是惡趣的牛馬身,無論投生為什麼,我都希望自己能夠時常憶念對三寶的信心,並且不忘失對如母眾生的慈悲心。

尤其由於自己過去善業功德,今生能成為侍奉噶舉的人,並且獲得佛陀噶瑪巴的傳承加持,我祈願生生世世都能夠不離噶舉祖師海的加持庇護,任何時候都能憶持佛陀噶瑪巴的名號。我本人祈願能夠如是承辦,因此也希望大家能夠如是祈願。

■我正在閉關,心中強烈生起無常想

現在我跟少數一些人在一起進行閉關,身心不如以往了,時常感到灰心傷感。尤其死亡無常的想法,時而在心中強烈的生起。從修行人的角度來說,生起死亡無常的想法是好的。然而也或許是因為自己身體不好,心理狀態也不好,因此而有這樣的想法。我也說不清。

最近一陣子沒有關於我的官方消息,外面便會流傳一些謠言,各種流言蜚語誣賴指責都很多。我想我們都一樣,尤其我一生中從小到大,經歷這樣的事層出不窮。在每個人生命中,這樣的時刻也是會有的,因此最重要的是,自己要誠實的對待自己,相信自己。我也會如上所說,為教法和眾生繼續努力。

最後,有了以國師嘉察仁波切為主、還有各位上師祖古、僧伽大海、大家的悲心大恩,才有了這次圓滿興盛的第36屆祈願法會,感謝大家。祈願未來第37屆祈願法會上,我能親臨現場,以身語意來服務各位。感謝大家。

 

第36屆噶舉大祈願法會.特別報導:扶助弱勢女童

慈悲的苗芽,滋長在聖地

時間:2019年1月20日
地點:印度 巴瑟瑞(Baseri)

對於所有佛教的傳承而言,菩提迦耶是地球上最神聖的地方。每年世界各地數千名的僧眾二眾,齊聚菩提迦耶參加噶舉大祈願法會,他們在莊嚴會場中同心祈願、領受甚深的法語甘露,宛如置身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。然而,對於居住在這裡的當地民眾來說,他們所面對的現實生活卻大有不同。在見到他們的貧窮和痛苦時,很難不令人生起惻隱之心。

雖然當地居民的日常困境,並非是可輕易解決的簡單問題,但身為噶舉大祈願法會的受益者,一股使命感促成了的援助菩提迦耶及周邊村落的「慈悲行」計劃。

幾年前,在執行下鄉義診及食物供施站的計劃時,「慈悲行」工作小組的成員便得知在巴瑟瑞(Baseri)的一間女童宿舍需要援助。2016年初,噶舉人國際祈願法會信託(the Kagyupa International Monlam Trust)和哈特.諾歐信託(the Hart Knowe Trust)來到這所名為卡斯特巴.甘地.吠迪雅拉亞(Kasturba Gandhi Vidalaya Hostel)的女童宿舍,為她們安裝吊扇、洗手槽,以及淨水系統,讓她們不再苦於炎炎夏日,並且擁有更加健康和衛生的生活環境(相關報導見: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.贊助女童宿舍特別報導)。
這項計劃的目標是要達成長遠的利益,所以工作人員定期查訪,以確保所提供的援助真的發揮作用。噶舉大祈願法會執行長喇嘛確札(Lama Chodrak)雖然法務繁忙,但也多次抽空造訪這所女童宿舍,給予多方的鼓勵和支持。

2019年1月19日,哈特.諾歐信託(Hart Knowe Trust)的兩位理事及噶舉人國際祈願法會信託的祕書蔣秋.林巴(Jangchup Lingpa)來到這所女童宿舍進行查訪,他們受到9從10歲到14歲不等的99位女童的熱烈歡迎。這些來自鄰近村落貧窮家庭的女童,因為負擔不起上學的通勤費,所以集體住在這所由政府補助的宿舍。

宿舍提供的照料,讓女童們感到安心和快樂。宿舍雖然簡陋但基本設備都有,建築物和周圍環境整齊清潔。「慈悲行」計劃的工作人員來訪時,還特別注意到,女童們的鞋子整整齊齊的一行一行的排放在門口。

去年這個計劃贊助女童們生理用品,而未來也會繼續贊助。今年工作人員為女童們帶來若干書籍,內容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奇妙世界。同時,哈特.諾歐信託的瑪莉琳.哈瑞斯(Marilyn Harris)教導女童們生理衛生的知識,並送給她們一本資訊豐富的生理衛生書籍。此外,每位女童都獲得學習練習簿、筆、運動器材,以及其他的小禮物等,這些許多孩子視為理所當然的用品,在她們的眼中卻是天大的驚喜。

接著,女童們輪流上台朗誦詩詞和唱歌,「慈悲行」計劃的工作人員也即興說些鼓勵她們的話,並表演各自國家的歌曲。之後,女童們便開始她們一天的學習。訪問結束後,哈特.諾歐信託理事敏.哈瑞斯(Vin Harris)和瑪莉琳.哈瑞斯表示:

「我們確實看見這個計劃對這99個孩童的影響,而這本身就值回票價了。然而,在聆聽她們想要成為老師、醫生、護士、警察、軍人的種種心願時,我們生起一種希望幫助她們達成願望的想法,我們會嘗試看看是否可以為她們做更多。」

20190118_All girls school visit

第36屆大祈願法會.特別報導:涅香功德主義工團

「錢夠用就好了,佛法比較重要!」

時間:20191月9-21日
地點: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法會場

每一次法會,主要贊助的功德主們,總是配戴著盤子大的彩花別針,盛裝坐在最前排專區內;而第36屆祈願大法會出現一個新景象:可以看到同樣盛裝、別彩花的功德主們,但他們不是從清晨起,就風塵僕僕地在大門口維持秩序、檢查入場,就是散佈在各義工團隊中,埋頭做著倒茶、洗缽、煮飯、排墊等等各種勞務工作。

這群「功德主+義工」大團隊,來自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一處海拔3500公尺高、名為涅香的山谷(Nyeshang Valley)中,這是祈願法會36屆以來,第一次有來自涅香地區的功德主團,人數規模也是最大,來到現場者有超過450人。

尼泊爾共有75處行政區,涅香是最偏遠、最高、人口最少的地區之一,靠近西藏邊境,涅香為藏語音譯,尼泊爾語則稱瑪囊(Manang),祖先及文化都源自於藏地青海,也因此都是佛教徒。

■密勒日巴尊者攝受獵人金剛護的聖地

涅香與佛教、特別是與噶舉派關係密切,法緣源自於11世紀的噶舉上師密勒日巴尊者。

相傳密勒日巴尊者奉上師馬爾巴之命,終身住山修行,有一回來到涅香地區,花了六年時間在那裡的一個洞穴裡禪修。當時涅香地區有不少人打獵為生,有一次密勒日巴禪修時,一隻被獵狗追逐的鹿奔到尊者足前尋求救護,隨後追到的,是一名叫金剛護(Chirawa Gonpo Dorje)的獵人。

當獵人金剛護到達洞穴時,他發現他的獵狗溫順地坐在密勒日巴的左邊,右邊是他想追捕的鹿。當密勒日巴拒絕讓他殺鹿,獵人非常憤怒,試圖射殺密勒日巴,尊者以修持力調伏他,並以大悲心向他唱道:

祈請各大成就士,息滅五毒祈加持,
身是人體面似鬼,鬼面獵士聽我歌!
經云人身貴似寶,汝之人身不值錢。
汝形似鬼罪業聚,捕殺眾生謀私利,
汝雖尋求此生樂,因罪業故不能得。
若能於內除貪著,必能獲得成就果,
捕捉外物有何用?汝應向內修禪觀,調服自心時至矣!
捕殺麋鹿何能飽?內除五毒眾願足。
克服捕殺外敵人,越克越多無已時。
若能於內降自心,一切仇敵自寂滅。
莫以盛名造罪業,應用此生修佛法。
我當傳汝六妙法,教汝觀心大手印!

之後,獵人幾經調教,並觀察尊者確實言行如一後,不禁生起敬意、流下淚來,並把黑鹿、獵狗、弓箭和羊皮繩套全部供養尊者,向尊者祈求傳授佛法,令他趨入解脫之道。

於是尊者就將灌頂和口訣全部無遺的傳授給他。修行經過一段時間,獵士的覺受和證解都臻於究竟,成為名為「獵士金剛護」的尊者心子之一,獵犬和黑鹿也都永離惡趣之苦。尊者所住的那個山洞中,多年來已成朝聖聖地,直到今天,仍保有著獵士呈獻給尊者的弓和箭。

也就是從那天起,本來已信佛的涅香地區人民,和噶舉傳承結下甚深法緣。

■貧無立椎,國王應允首批出國打工

涅香地區有三座噶舉寺院,其中最早的是第十世噶瑪巴所創的布拉噶(Bhraga),距離密勒日巴的禪修洞不遠。傳統上,每戶人家都會派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出家為僧,並與噶瑪巴的印度法座:錫金隆德寺有很深厚的法緣。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時期,隆德寺僧眾有不少是涅香人。

涅香地區的人們由於佛教信仰,因此以素食為主,他們農牧為生,以最傳統的方式養犛牛、羊等,畜產僅供自給自足,而不會用於販賣;而且由於地處高山,一年也僅能收成一次大麥、小麥及馬鈴薯等根莖類,僅供勉強自用。

涅香義工團中的受訪代表陳諾回憶說,由於生活艱困,在大約40年前,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搭直升機來視察時,村民聯合向國王請願,說老人小孩真的吃不飽,希望能允許他們出外謀生,國王慈悲允諾,因此涅香人成為尼泊爾國內第一批擁有護照、出國謀生的國民。

■等了9年,主要贊助團終於輪到涅香人

他們先在印度銷售涅香野生的草藥,然後集資購買印度珠寶等,前往緬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印尼等地出售,漸漸足以養家活口,整區相對富足起來。

以流利的中文受訪的陳諾,在台北經商近30年,「陳諾」這名字也是一位台北朋友,幫他從藏文法名音譯過來的。

身為終身佛教徒,陳諾和十多位涅香親友,已經來參加祈願法會十幾年了,他們在法會中聽聞和修持都感受到法益,因此持續爭取,希望能成為贊助法會的功德主團,讓家鄉親友一起共襄盛舉。

但這並非易事,全世界各地的噶瑪噶舉佛學中心,也和他們一起爭取中,排隊名單有點長,他們一等就是九年,今年終於祈願成真。

■全涅香700戶捐款,450人來當義工

今年,第36屆噶舉祈願法會,終於輪到他們來當主要贊助團隊。因此,涅香地區的六個村莊中,幾乎所有人都做出了貢獻,總共超過700戶捐款(每戶最少2.5萬元印度盧比),其中有450位「居民代表」,最小者3歲餘,最長者88歲,搭了共22小時車程的巴士,歡欣鼓舞的來到法會現場。

不僅捐款支持、參加法會,他們更將殊勝人身用到極致:老先生、老太太專注念經,30多位年輕力壯的男眾接下「護法組」工作,每天早上5點起到下午6點,負責法會全場的秩序及入場檢查;25位婦女承擔起給近萬位與會者司茶的重任,10位婦女加入為僧眾供奉午膳的行堂組,另外40多名婦女加入典座(廚房)組及洗缽組,其高效率的俐落身手、熟練的團隊默契及開心珍惜的態度,讓各組的他國義工也備受鼓舞。

■隨時準備勞動,最不像功德主的功德主

即使配戴著功德主的彩花,大家忙完了,還是回到會場後方的一般信眾區,去跟隨僧眾讀經,法會最前方的「VIP座位」,在某些人眼中所象徵的社會階級及尊榮待遇,他們是毫無貪戀的,「怎麼會坐最前面?那如果臨時有事要幫忙的話,不就不容易移動了?」

「我們家鄉每年有四次以上的大法會及閉關,包括16天的千手千眼觀音、一個月的億次瑪尼、阿彌陀佛、蓮師等等,大家都會放下俗事,全家去當義工,所以比較熟啦!」陳諾雲淡風輕的說。對涅香人來說,即使營生方式已從傳統家庭式畜牧到經商、再到近年的旅遊業,但金錢永遠是夠用就好,參與法務才是首要之事。

對於鄉親這次大規模地出遠門參與,陳諾笑容滿溢,「以前說祈願法會有多好,大家不知道,真正來一次就了解了,這次大家都感受到利益,回去之後再和家人說,以後會越來越多人來的。」他感激又滿足的說。

20190119_Nepalese Sponsors